首页

坐脸视频

时间:2025-05-29 13:18:33 作者:(侨乡新貌)“潮侨农”融合 广东汕头著名侨村前美村“出圈” 浏览量:63550

  中新社汕头5月28日电 题:“潮侨农”融合  广东汕头著名侨村前美村“出圈”

  中新社记者 李怡青

  广东汕头市以侨乡特色闻名的隆都镇前美村火热“出圈”,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沉浸式感受潮汕文化、华侨文化和乡村文化魅力。

  近日,前美村保护传统村落和发展文旅产业的经验做法入选了去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典型案例。记者5月28日走访了前美村。

5月28日,在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前,游客正在拍照。林大森 摄

  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位于前美村。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姚望新介绍,前美村是著名侨乡,已有600多年历史,全村现有户籍人口六千多人,而海外乡亲达一万多人。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

  姚望新称,目前前美村以陈慈黉故居为载体,致力打造全国侨文化示范基地,推动“潮侨农”文旅融合发展。

  “以前陈慈黉故居文化要素比较单一,现在每天都有油纸灯笼制作、英歌舞、潮剧、侨批等非遗展示,还有沉浸式互动剧体验等多样文旅业态融入,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潮侨文化魅力。”隆都镇妇联主席蔡桂涵2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隆都镇“串珠成链”的工作思路,加快推动“潮侨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今陈慈黉故居、“十八榕”等人文景观与和美花海生态园等农业园区相互促进,形成“潮侨农”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研学线路。

5月28日,广东汕头著名侨村前美村,老手艺人展示潮汕油纸灯笼制作。林大森 摄

  蔡桂涵说,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古村落、潮文化、侨文化”,通过与汕头大学等高校专业团队合作,深入各村调研,走访老艺人、老村民,收集散落民间的非遗、民俗和手工艺资料。同时搭建线上平台,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渠道,全方位展示潮汕文化、侨乡文化和农业特色。

  前美村统一规划,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该村番石榴、青枣、莲雾、小麦、水稻等一批标准化水果、粮食种植基地,农耕体验、田园观光、自摘蔬果的生意十分红火,同时带旺了沿线的农家乐、民宿、茶舍。

  前美村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称号,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2025年“五一”假期,隆都镇接待游客逾32万人次,总营业额超1600万元人民币。

  陈慈黉故居讲解员告诉记者,在侨乡的文旅工作中,有很多让她难忘的故事。不少侨胞踏入故居,看到熟悉又陌生的老宅会红了眼眶。曾有一位年逾古稀的侨胞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澄海是他儿时的故土,虽远在海外,梦里都常回来。那一刻,年轻的讲解员真切感受到侨乡文化的纽带力量。前美村常年接待外地商会、侨团,客人们对前美村“潮侨农”文旅融合发展称赞不已,留下了“前美(村)后也美”的佳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力拼经济!从“新春第一会”看各地2024怎么干

胡显兵介绍,中国援老挝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包括老挝国内农产品B2B电子商务平台和中国—老挝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以及老挝农产品供应链聚合系统、老挝农产品市场价格系统、老挝农产品溯源信息系统、老挝农产品电子商务信用系统等六大支撑系统。

国际识局:G20峰会回应世界严峻挑战 全球治理迎来新诉求

在外广西籍杰出人才代表、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谢涛长期从事软件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在软件测试、软件解析学、软件安全、软件自动化、智能化软件工程、可信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突出研究成果。“我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家乡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希望能在电子信息领域开展项目落地与合作。”谢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多地儿科门急诊高峰持续,已出现流感与支原体交叉感染

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沿线八省(市)共开展200余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7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处。

习近平致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的贺信

该研究项目共设置了五个课题,以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将构建多种衰老模型及多层次评价体系,确定最佳干预时空窗。解析补肾填精类方药多系统、多组织、多器官抗衰老的生物学机制,计划完成20种以上中药和50个经典方剂抗衰老功效评价,明确4种以上抗衰老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关键靶标,发现10种以上活性成分,揭示衰老核心病机生物学基础。进一步围绕心、肺、脑、骨骼、肌肉等衰老疾病,探讨衰老与已知危险因素叠加交互导致老年病机制,开辟“补肾填精”治法及代表方药抗衰老干预老年病新途径。

新华社权威速览丨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视频致辞金句

同时,宁夏稳步发展节水型牧渔业,深入推进奶牛养殖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快节水配套提升改造与现代化建设,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肉牛养殖节水治污工程,推广滩羊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加强养殖场、产业园、屠宰加工企业等节水设施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效率达到90%以上。按照节水养殖和水循环净化再利用标准,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鱼菜共生、工厂化流水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一水多用”和养殖尾水减排或零排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